11月24日晚7点,我院第七届“晨读经典”大赛复赛在新勇学生活动中心二楼学生剧场举行。文学院刘银昌的副教授,我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成越洋副教授,余海龙老师,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李晓林老师,屈小宁老师,以及2011级辅导员朱红楠老师,2012级辅导员马佳娜老师担任了本次比赛的评委。来自2013、2014级四个专业的同学们参加了比赛。
经过初赛的激烈角逐,共有13个节目脱颖而出,其内容都各有独到之处,可以让人一饱眼福。
首先,由13级播音班部分同学带来的《唐诗里的中国》伴随着琵琶声缓缓响起,带领着我们走向那个历史上繁盛一时的富裕王朝---唐朝。也许我们每个人的心底都有一个小小的唐朝,那里或纷繁美丽,那里或河在国亡。但这里却拥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唐诗。唐朝的诗书,精魂万卷,卷卷永恒,。无论是沙场壮夫一去不还的悲壮,还是深闺佳人思妇春花秋月之美,都是绝伦美奂,久而弥笃。《山河犹在,国泰民安》在12级新闻编辑学生的讲述中仿佛我们又听到了革命的号角,又听到了“恰同学少年”中饱含激情的《少年中国说》。《诗礼春秋》是由13级播音学生带领我们从古诗中领略四季,如春天“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如夏的“小荷才露尖尖角”。如秋的“自古逢秋悲寂寥”。如冬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由14级播音系的同学带来的《将进酒》十分出彩,得到观众和评委们的一致认可。该节目以朗诵的形式,通过李白的著名诗作《将进酒》让观众了解了李白的浪漫主义和豁达的情怀。节目向人们传达“生活的种种不幸也许可以打败庸人,但有志之士却可以在打击中百炼成钢”的人生哲理。《长相思》、《长门遗梦》的情意绵绵,正是唐玄宗和杨贵妃所向往的“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恰同学少年》有着“天戴其苍,地履行其黄”慷慨激昂,有着“纵有千古,横有八荒”的豪情。《成语史话》节目风格新颖 也使在场观众拍手叫好。《琵琶行》的哀转久绝,问你们是否还记得“座中泣下谁最多,江中司马青衫湿”典故。《石壕吏》的“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的无可奈何展现的淋漓尽致。改编自中国十大悲剧之一的《精忠旗》,在14级播音和编导同学的共同演绎下,传递了一种中国士大夫固有的家国天下的情怀,体现了同学们对这种情怀的深刻解读。岳家几代豪杰的忠肝义胆穿越古今,时至今日依然让我们的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也对同学们的精湛表演表示由衷的赞许。《当时只道是寻常》的古朴惆怅,正如他的名字一样,皆为惘然。
最后,评委为参赛节目进行点评,文学院的刘银昌老师首先表扬了大家,他说每一个参赛节目都能相对准确的把我经典,不出现恶搞现象,这就是一种进步。同时刘老师也指出了不足之处,一些作品语言的不恰当及旋律的不符合,内容的松散,不连贯等。随后屈小宁老师发言,她结合往年的参赛作品来说,增添了对爱情,自然,家国天下的讲述,内容丰富,熟练,脱稿诵读,并且年年都在提高。屈老师希望同学们加强修养,修养内里是基础,重读经典,与圣者对话才能走的更远。紧接着成越洋老师发言,她客观指出,“若文本本身被虚化,经典很难再现”的言论。这次重温经典,仍舞台表现不足的缺点。之后,李晓林老师发言,在发言中李老师一直感慨千万,他说:“台上的人是真正的中国人,复活了历史的记忆,讲述中国历史,让我感觉到很多东西再次被唤醒”。最后,余海龙老师发言,余老师提出问题:如何体验思想,什么是美,如何表现美。他表示现在的一些作品并没有充分理解内容,也希望同学们不要把晨读当成表面形式,重读经典,其实是与智者对话。
至此,我院第七届“晨读经典”复赛选拔圆满结束。
复赛结果会在我院微信公众平台(snnuxinchuan)上进行公布,请同学们留意查看。 (通讯员:叶维娜 孟健)
同学们在台上进行精彩的表演(高宇轩 摄)
成越洋副教授进行点评(高宇轩 摄)
屈小宁老师点评(高宇轩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