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中国文化报》第六版国家艺术基金专栏“辉煌百年 壮丽史诗”,刊发了我院编导系主任、副教授穆海亮的署名文章《黄河故事中的心灵抒写与文化传承-豫剧<黄河滩上的女人>的艺术特色》。文章品评的是陈涌泉根据邵丽中篇小说《黄河故事》改编的豫剧《黄河滩上的女人》,通过对其深厚的文化底蕴、较高的审美价值和鲜明的艺术个性进行评析,认为该剧是以黄河滩区人民追梦圆梦的生动实践,成为讲述黄河故事、弘扬黄河文化的典型作品,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报道链接:
https://www.ccmapp.cn/pages/share-wx/apps/page/information/information-detail/information-detail.html?id=d59a3335-767d-4ce9-b06d-8d20f1a5e3ce&categoryID=10939-mssql&title=&headerType=1&siteId=
全文如下:
陈涌泉根据邵丽中篇小说《黄河故事》改编的豫剧《黄河滩上的女人》,通过一个普通家庭四十年的命运变迁,折射出新时期以来黄河滩区从水患频仍到河水安澜,滩区人民从缺衣少食到安居乐业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已成国家战略的当下,在脱贫攻坚已完成决战决胜的今天,该剧正是以黄河滩区人民追梦圆梦的生动实践,成为讲述黄河故事、弘扬黄河文化的典型作品,无疑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在诸多讲述黄河故事的戏剧作品中,《黄河滩上的女人》呈现出独树一帜的文化品格。
《黄河滩上的女人》题材独特、视角新颖,既有时代描绘的广度,又有人性开掘的深度。该剧有意规避波澜壮阔的宏大叙事,以小切口表现大主题,抒写时代进程下小人物的喜怒哀乐、希望与梦想;又以一个家庭的“自足”折射一个时代的“自信”和“自强”,因而具有浓郁的史诗品格。特别令人称道的,是该剧在恢弘的历史背景下,聚焦于黄河滩上女性的精神历程,尤其是成功塑造了鲜活、饱满、独特的主人公彭秀英的形象。如果说彭秀英的形象写出了黄河儿女质朴、坚韧、倔强、执着的传统气质,那么作为全剧讲述人的河柳,则体现着年轻一代继承传统、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从这个意义上说,《黄河滩上的女人》不仅是一个时代的发展史,一个家庭的成长史,更是一部女性的心灵史。
《黄河滩上的女人》以简洁的线索、明晰的结构传达出丰赡的意蕴,既有思想的厚度,也有文化的温度。全剧以曹氏祖传的豫菜食谱为贯穿始终的主要线索,紧紧围绕做饭、吃饭的问题而展开,这食谱堪称全剧的“戏眼”和“龙珠”。一份小小的食谱,生动演绎出滩区人民从“吃不饱”到“吃得好”的发展历程,剧情的起承转合、人物的命运变化、情感的张驰收放,都因此而获得了必要的依托和支点。除了对剧情结构的支撑作用,食谱还包含着丰富的文化意蕴,寄托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这向往可以转化为鼓舞民众追梦圆梦的文化基因。“民以食为天”这一再朴素不过的表达,不仅意味着物质的满足和生命的延续,字里行间还洋溢着文化传承与文化融合的象征意义。正如剧中主人公所说:“过去穷的时候,有一手好厨艺,没有食材,是悲剧;现在富了,啥食材都有,可如果厨艺丢了,那也是悲剧。”这话简单质朴,却饱含人生哲理,意味深长。
母亲河奔腾不息,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哺育了无数中华儿女,黄河岸边每天都在上演着无数动人的故事。《黄河滩上的女人》将创作之根深扎到普通人的生活土壤之中,真挚反映他们的情感、梦想与希望,以滩区群众“安居梦”和“致富梦”的实现,生动诠释着黄河儿女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和坚毅顽强的精神气魄。正如剧作主题歌所唱:“葛巴草,片连片,深深扎根黄河滩。纤细如线却有节,不惧旱涝耐霜寒。茎蔓坚韧奋力长,固沙保土绿荒原。”以文化视角讲述黄河故事,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是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的审美路径,进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黄河滩上的女人》因对生活的深沉思考、对时代的深刻把握、对人性的深邃开掘,而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较高的审美价值和鲜明的艺术个性。
(本文系节选)
(作者穆海亮,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编导系主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