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姜红院长:史论为基,探求多元
在陕西师范大学2019年的媒介变革与新闻传播学科转型学术研讨会的期间,我有幸接待并成功访谈了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姜红院长。在访谈中,她对当前的新闻传播教育现状做了解读,阐释了自己对新闻传播学科转型的见解,同时分享了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目前学科转型的经验,为这次学术研讨会提供了优秀的案例。
在这次访谈中,姜红院长提出学科转型应该是从“旧➕新”到“新➕旧”的转变,她提倡在媒体融合时代,开展新博雅教育并且论述了其重要性;在谈论安大新传学科转型时,她强调了坚持安大新闻传播院新闻史论的特色基础上探索新的学科增长点,课程安排上增加跨界课程和实践课的比重,未来或向大数据智能传播领域发展等。
姜红,现任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荣获安徽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安徽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主要研究领域为理论新闻传播学、中国新闻传播思想、媒介批评。
l 现在都在说新媒体时代在变革,传统的新闻传播教学模式可能不适应现在这个新的环境,您觉得当前新闻传播教育的现状如何?为什么说要进行学科转型?
姜红:当下的新闻传播教育总体是建立在传统媒体特别是以报纸为的核心的范式上,是以报业为基础的线性的、一点到多点的传播。我们所有的学科分类都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培养人才的目标是以后去大众传媒工作的新闻工作者。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带来的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我们人才培养的方式不太适应现在这个时代。我们过去的采写编评制录播这一系列的课程,都是能让学生毕业之后能去传统媒体中工作,但现在学生毕业之后去专业化、机构化的媒体中任职的只是少数,大量同学可能会去做非专业的传播或者新闻、宣传、娱乐、舆情这些相关的工作。这样一来,我们整个新闻传播学教学的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都要跟着变化。我们所说的转型,也就是从过去培养“专业人”的目标到现在培养“泛专业人”的目标的转变。
l 在您看来新闻与传播学科转型的大方向在哪?
姜红:在新媒体时代,融合跨界、新博雅教育、新通识教育可能是我们转型的一个方向。大家现在都面对着媒介的变化、社会对于人才需求的变化、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才技能的变化。过去一个纸媒记者未必要会拍视频,对广电学生的要求更多的是会拍会剪,到媒介融合交叉的今天,一是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记者编辑摄影摄像主持人的界限没有以往那么分明,采写编评制录播这些课程,都得涉及;二是在一个所有事物都媒介化的今天,社会各行业和媒介、传播也越来越无法分离,新闻传播的学生既要能胜任专业的新闻工作,也要能胜任非专业的传播工作,即使毕业之后不选择去传统的媒体工作,我们的这个教学也要能够满足他们的技能需求。现在这一方面就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l 在学科转型的大趋势下,您认为有什么东西是需要绝对坚守的?什么是要变的,什么是不变的?
姜红:我们都知道要转型,但是问题在于我们不能一下子说过去一些旧的东西不要了,另起炉灶做一套新的东西。在变和不变的问题上,不管时代怎么变,不管媒体形态怎么变,有些基础性的东西肯定是不变的。比如内容,优质的内容永远是我们这个学科的“硬核”。我们学新闻传播的同学,生产优质内容的能力、叙事表达的能力、讲故事的能力到任何时候都不会过时。
l 从“旧➕新”到“新➕旧”的转型探索
我们的学科在探索怎样去转型,现在大多数的转型都是在旧的体系上的修修补补,我们现在的转型就是旧的➕新的,传统的专业➕新媒体,而不是反过来互联网新媒体➕传统。比如广电专业遇上新媒体,增加一些短视频制作等课程;再比如说编辑出版专业,加了一些网络数字出版的课程。现在的模式是以过去传统的课程体系为主增加新内容,而不是说,整个思维反过来以新媒介新视野去重构这个专业体系。现在,大多数学校的转型都是在一步一步的在“➕”这个层面上开始,所以我们的转型还不能说是一种范式的转变,而是在一步一步摸索着做。未来,我们要在打牢基础的前提下走向“新➕旧”的专业和学科转型。这个过程还在探索之中。
l 史论打牢根基,新媒体促发新增长
安大新传院新闻史论的特色是多年积累而成的。我们说的史不是纯粹的就史论史、不是实证式的研究史。比如我本人前些年从现代新闻思想史的研究慢慢转向当代新闻观念的研究,所以我觉得一个学科是需要有积淀的,一个学科本身也应该是一个金字塔的形状,底部是基础,然后再慢慢垒高,像胡适所说的“为学当如金字塔,既能博大也能高”。那么我们怎么能高上去呢?史的基础和理论的视野是重要的方面。我们学院传统比较注重学生的史论训练,这既是我们的学科特色,也体现了我们的人文情怀。
到了新媒体时代,我们也在探寻一些新方向,比如舆情与区域形象研究是省人文社科研究基地。通过部校共建,我们也在建设一些新的平台,比如数字出版、大数据与智能媒体发展中心,虚拟仿真实验室等。下一步,我们试图整合这些平台,希望在大数据与智能传播领域有所建树。这几年,我们引进了一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老师,他们有物理学做复杂网络分析的,还有一些有技术计算机学背景的老师等等,把这些有多元背景的老师跟我们的文科背景的老师组接在一块,同时建立了一个新的平台——大数据与智能媒体中心,希望在3-5年之后,能出一些新的成果,新的特色,让我们过去以人文见长的学科,再多一点新媒介新技术的特色。探索新的学科增长点。
l 安大新传在新闻史方面的特色怎么为未来学院的发展转型服务?
姜红:我觉得做新闻史,首先一点不能就事论事、不能纯做实证考古考据式的研究。史和论要结合在一起,我们挺强调思想史的视角,做史一定要有理论的眼光,史一定要被理论所观照和穿透。我自己做思想史的过程中发现,这其实是历史和逻辑的一个对话,是思想和经验的一个对话。像黄旦老师,他研究历史一定会用最新的理论、视角去看这些史料。比如他从媒介的角度重新去看苏报案就有创新。其实看史料关键是用什么样的视角什么样的理论去穿透它,不管是研究历史还是研究当下问题,这个方法论具备的话,就能够有创新。
l 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在进行学科转型中在课程设置上做了哪些调整?
姜红:因为我们目前的定位还是“旧➕新”向“新➕旧”的转型。首先老的基础没有大变,包括新闻采访写作训练的基础上增加一些新的课程,比如说数据新闻、舆情分析、数字出版等;第二,考虑技术对我们学科的影响,需要培养学生运用技术的能力,和对数据的敏感。过去我们把技术当作一个工具,现在我们对技术的观念发生了变化,技术它本身也是有自主性的,技术的逻辑可能会影响很多生态的。现在开设的课程有很多涉及到技术层面的东西,像数据分析,数据挖掘,计算传播等。还有无人机航拍方面,我们学院做的不错,参与拍摄《航拍中国》纪录片,去年获了五个一工程奖;参与安徽电视台的纪录片《黄山短尾猴》,并且获了个国际大奖,其中四分之三的片子都是我们学生参与拍的。第三,我们比以往更注重实践训练。我们的实践课程分为几种,第一层是课程当中的实训课,就是一个理论课配一个实训课,比如新闻实务课程的实训。第二层,让学生进实验室,我们有国家级的新闻传播类示范中心——全媒体实验室,学生可以按照不同的兴趣分组进实验室。第三层就是直接去做东西,我们学院有一个媒体平台——新锐传播,包括网站,公号,报纸等,学生可以在学院这个层面上实践。第四层就是直接到专业媒体去实战。这些实践课程一层一层地推进,从小的实践到越来越逼真的实战,学生们获得实践操作的机会也就更多一些。
l 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与博望区有一个合作关系,给安大的新传学子带来了很多的锻炼机会。目前为止,安大新传院与博望区的合作对学科建设带来了哪些成效呢?
姜红:我们学院与博望新区的合作是一个项目,包括参与他们的县级融媒体建设,智慧党建,区域形象宣传等。这是一个全面的合作,一方面给学生提供实践和锻炼,另一方面也探索我们这样的学科如何去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同时这也是部校共建的内容之一,希望能够打通产政学研做一些跨界的工作。对学院自身来说,通过博望的这个项目学院把党建工作和行政工作、学科建设建设工作融合起来。
l 新媒体变革中,新闻传播学的同学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我们学生应该去学什么?
姜红:新闻传播学的同学要寻找自己的定位,越早有方向感越好,无论之后是做传统媒体相关的工作,还是在企业里,或者自媒体,不管走到哪里,你的最基本的写作能力,讲故事能力,编织文本的能力仍是十分重要。
l 您强调叙事写作能力的培养,那在这方面,我们学新闻的人如何与学文学的同学竞争?
姜红:文学跟新闻的文本叙事和结构都是不一样的,最大的不同是思维方式不同。我自己是学文学出身,过去我们说文学是人学,新闻是事学。但是今天,我认为新闻是“人事之学”。学新闻的同学不是和学文学的同学相比,既要具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能力,又要跨界学习文学的叙事和表达。同样是写作,学新闻的同学短时间的判断力非常重要,对政治的敏感、对新闻的敏感、对趋势的敏感,要求是比较高的。很短的时间内把事情的轻重缓急弄清楚,在写稿子的时候很快把它条分缕析讲清楚。这个能力是新闻专业同学的必修课。在此基础上,学习文学的叙事和表达,非虚构写作就是文学和新闻交叉的品种。互联网时代好多东西是打通融合的,我们要具有某项精到极致的能力,在未来的变化中就一定拥有生存空间。
文/张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