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上午9时30分,77779193永利官网建院二十周年学术系列讲座之七、斯诺学术讲座第123期“新媒体研究的新进展”在线上成功举行。此次讲座由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院长韦路教授主讲,我院院长许加彪教授主持,黄玲书记参加讲座,校内外师生热情参与,与会人员近300人。
新媒体研究是新闻传播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新媒体在与其它媒介紧密融合、与社会各个层面关联渗透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变化,新媒体研究的议题、理论、成果也持续更迭出新。本次讲座中,韦路教授围绕大众人际传播(Masspersonal Communication)、被影响的旁观者(The affected bystander)与放大效应(Amplification)三个议题,分享了三项国际前沿的新媒体研究,提出了未来新媒体研究中值得关注的三个方向。
在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的二元分类无法解释新传播现象的背景下,大众人际传播(Masspersonal Communication)的概念应运而生。个体使用传统的大众传播渠道进行人际传播,个体使用传统的人际传播渠道进行大众传播以及个体同时参与到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中,是大众人际传播常见的三种传播方式。感知可达性(Perceived accessibility)和个性化(Personalization)是大众人际传播的两个衡量标准。韦路教授认为,该研究启示我们应把注意力集中于信息本身的特征,而非只关注媒介或渠道的属性,以此建构起超媒介、跨渠道的传播理论(Transchannel communication theory)。
日常生活中,人们不一定使用新媒体技术,但会处于被使用技术的他人影响的边缘状态中,被影响的旁观者(The affected bystander)即描述了这种现象。为帮助理解,韦路教授结合实例分析了“Beyond use”、“more than use”、“less than use”三种人与技术间的关系,对比了“affected bystander”这一概念与“user”、“non-user”、“usee”的区别。媒介化社会,技术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人们。韦路教授表示,在被影响的旁观者这一现象中,哪些技术的使用加剧了不良影响,如何于理论上理解人与技术之间的多维关系,如何从实践上有所作为的降低不良影响,值得关注。
新媒体时代,注意力成为稀缺资源,亦用于衡量传播效果。“放大(amplification)效应”,即是在新媒体平台中通过某些行为对于一个特定对象的显著度或注意力的增强过程,这种行为分为有意与无意两种。韦路教授结合具体研究,阐释了文章的研究问题、研究方法与研究结果,认为该研究说明,相较于以改变为核心的经典媒介效果研究,未来的媒介效果研究或应聚焦于媒介效果的强化与放大效应。
讲座最后,结合所分析阐释的三项新媒体研究,韦路教授认为“新媒体环境有哪些新现象需要新的概念和理论来解释、结构与能动这对永恒矛盾在新媒体环境中有何新体现、新媒体环境中公私界限的消融如何影响人类传播行为”三方面或应是未来的新媒体研究所值得关注和思考的。
讲解过后,许加彪教授表示韦路教授阐释的三个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学研究颇具新意。韦路教授和与会同学就阅读论文的方法、如何判断哪些新媒体现象值得研究、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解答与互动。
图文/李怡萱